模块一摇巷道中线的标定
精度分为 依 7义、 依 15义两级。 采区控制导线摇 巷道开口时中线·
本控制导线相比精度较低, 一般应沿采区上下山、 中间巷道或片盘运输巷道以及其他次要巷 道敷设, 按测角精度分为 依 15义、 依 30义两级。
井下导线往往不是一次全面布网, 而是随井下巷道的掘进而逐步敷设。 如图 1—2 所示, 当由石门处拉门开始掘进主要运输大巷时, 随巷道掘进而先敷设低等级的 依 15义和 依 30义导线 中虚线பைடு நூலகம் , 用以控制巷道中线的标定和及时填绘矿图, 随巷道每掘进 30 ~ 100 m 延长一次。
2. 确定所需标定的数据 经检查确认设计资料无误后, 便可利用所要标定的巷道附近可靠的已知点来计算标定数 据。 巷道中线的标定数据一般为距离和指向角, 在应用已知点时不要看错了小数点。 如无可 靠的已知点, 则要引测导线到附近取得必需的起算数据。 如图 1—1 所示, 虚线表示新设计 的巷道, AB 为巷道的中线, A 为中线上一点, 并位于导线 点为原有巷道 内的导线点 (如果设计图上没有标出导线点, 测量人员要将导线点绘在图上), 导线 到 A 点的距离为 L1 , 导线 到 A 点的距离为 L2 , 导线 与中线 AB 间的夹角为 茁 ( 习惯上 称为指向角), L1、 L2 和 茁 即为所需标定的必要数据。 三、 标定巷道开切点和开掘方向 标定巷道开切点和开掘方向的工作习惯上称为 “ 开门子冶 。 如图 1—1 所示, 标定前, 应从图上量出 (或算出) 导线 到 A 点的距离 L1和导线 到 A 点的距离 L2, L1 L2要等 于导线 到导线 的导线边长, 再量出 ( 或算出) 导线 与 AB 间的夹角 茁, 井下实 地标定之前, 应先检查原有导线 是否移位, 只有在确认没有移位后, 方可用作标定 的基点。 在标定开切点 A 和开掘方向 AB 时, 对主要巷道一般采用经纬仪标定法, 对采区次要巷 道也可采用精度较低的半圆仪标定法、 罗盘仪标定法。 1. 经纬仪标定法 经纬仪标定法主要使用的仪器是经纬仪。 (1) 经纬仪的概述和构造 经纬仪是测量角度的仪器, 兼有其他功能。 根据测角精度的不同, 我国的经纬仪分为 DJ07 、 DJ1 、 DJ2 、 DJ6 、 DJ30 等几个等级。 D 和 J 分别是 “ 大地测量冶 和 “ 经纬仪冶 两个词汉 语拼音的首字母, 数字 07、 1、 2、 6、 30 表示该类仪器所能达到的精度等级, 如 DJ6 表示一 个测回水平方向观测中误差不超过 依 6义。 经纬仪按读数系统不同可分为光学经纬仪 ( 见图 1—4) 和电子经纬仪 ( 见图 1—5) 。 目前光学经纬仪中最常用的是 DJ2 级和 DJ6 级。 电子经纬仪又称数字经纬仪, 它集光学、 电子、 机械与计算机技术于一体, 为测量自动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电子经纬仪在结构及外观 上与光学经纬仪相似, 主要不同点在于采用了电子测角系统, 可自动对度盘进行读数并显示 于显示器上。 由于电子经纬仪能自动显示角度数值, 使用方便, 可避免产生读数错误, 从而 使测量人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工作效率提高, 同时也提高了测量精度。 由于生产厂家不同, 光学经纬仪的结构和部件也不尽相同, 但其构造基本相同, 都由照 准部、 水平度盘和基座组成, 如图 1—6 所示, 图 1—7 所示为 DJ6 级光学经纬仪的构造。
当巷道掘进到 300 ~ 500 m 时, 再敷设 依 7义和 依 15义级基本控制导线, 用来检查前面已敷 设的低级采区控制导线是否正确。
当巷道继续向前掘进时, 以基本控制导线所测设的最终边为基础, 向前敷设低等级控制 导线 m 时, 再延长基本控制导线。 这样不断分段重复, 直到形成闭合 ( 附合) 导线 所示。
个相邻点。 有条件时, 也可在主要巷道中全部埋设永久导线. 导线边 导线边是连接导线点的折线 中的导线 。 二、 标定的准备工作 1. 检查设计图样 在施工测量之前, 应按 《煤矿测量规程》 的要求认真审阅设计图样, 了解该巷道的性
质和用途、 服务年限, 弄清楚新老巷道的几何关系, 检核所设计的角度和距离是否满足这些 几何条件, 并检查图样中所标示的尺寸与注记的数字是否相符。
准确的巷道施工测量工作是保证各种工程设计按照预期目标顺利施工的前提。 及时准确 地进行巷道的中线和腰线的标定, 能够有效地保证采掘施工质量, 减少矿井的安全隐患, 保 证煤矿安全生产。
巷道中线是巷道几何中心线投影在水平面内的方向线, 通常标定在巷道顶板上。 标定巷
道中线的测点称为中线点, 中线点应成组设置。 一组或更多中线点连成的直线即为巷道的中
线, 用其指示巷道掘进方向。 标定出巷道的中线就可控制巷道在水平面内的掘进方向。
导线是将一系列测量控制点依相邻次序连接而构成折线形式的平面控制图形。 如图
1—1 中的 4 点和 5 点所在的线就是一条导线。 因为井下平面控制测量是在井下巷道中进行
的, 观测方向受限 (只能沿巷道延伸方向观测), 只能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 所以井下平面
煤矿测量工作是矿山生产建设的重要环节, 也是矿山建设、 生产、 改造和编制长远发展 规划等各项工作的基础。 煤矿测量包括建立近井点和井口高程基点、 联系测量、 井下控制测 量、 矿井日常测量、 贯通测量等。 本书介绍的是在巷道施工中的日常测量。
日常测量是在井下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的, 直接与生产相关。 在 井巷开拓和采矿工程设计时, 对巷道的起点、 终点、 方向、 坡度、 断面规格等几何要素都有 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巷道施工测量的任务是要把图上设计好的巷道, 随着巷道不断向前掘进 逐步地标定于实地, 也就是要在实地上标定出巷道的开切位置并给定巷道的掘进方向, 其中 主要的测量工作就是给出巷道的中线摇 闭合导线. 导线点 导线点是导线上的已知点和待定点。 井下导线点分为永久点和临时点两种。 永久点应设 在碹顶上或巷道顶板、 底板的稳定岩石中。 临时点可设在顶板岩石或牢固的棚梁上, 所有测 点应统一编号, 并将编号明显地标记在点的附近, 参见图 1—1 中的导线 和导线。 永久导线点应设在矿井主要巷道中, 一般每隔 300 ~ 500 m 设置一组, 每组至少应有三 ·2·
